小行星之后,最早的鸟类祖先在南极洲繁衍生息

小行星之后,最早的鸟类祖先在南极洲繁衍生息
晚白垩世现代鸟类Vegavis iaai在南极半岛海岸附近的浅海潜水捕鱼,与菊石和蛇颈龙为伴。uux.cn©马克・威顿
(神秘的地球uux.cn)据《大众科学》(劳拉・贝萨斯):南极洲拥有冰川和零下温度,似乎很难成为避难所。然而,对于今天活着的水鸟的早期祖先来说,现在结冰的大陆可能就是这样――尤其是在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一块新描述的化石表明,一种名为Vegavis iaai的鸭子和鹅的早期亲属生活在南极洲,而霸王龙正在北美各地跺脚。2月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该化石进行了描述,表明该大陆是鸟类进化的关键地点。
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杀死恐龙的小行星撞击了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地球,地球上约75%的物种最终灭绝。然而,由于南极洲距离撞击地点较远,因此可能受到了一定的保护。化石证据表明,该大陆气候温和,植被茂盛,因此它可能是鸟类群最早成员的理想地点,现在包括鹅和鸭。
这项新研究中的化石是在2011年南极半岛古生物学项目的一次探险中收集的。这是一个几乎完整的Vegavis iaai头骨,是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可以追溯到白垩纪的最新时期(大约6920万至6840万年前)。作者对新头骨进行了近乎完整的三维重建,以研究其解剖结构。他们发现维加维斯有一个长而尖的喙和一个大脑形状,在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之前发现的所有已知鸟类中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在中生代,非鸟类恐龙和始祖鸟等早期鸟类在地球的不同地区飞行。维加维斯的长喙和大脑形状使其属于包括所有现代鸟类在内的群体,是鸟类最终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的最早证据。
小行星之后,最早的鸟类祖先在南极洲繁衍生息
对晚白垩世(约6900万年前)冠鸟Vegavis iaai的数字重建是在对南极半岛Vega岛上发现的含化石结核进行高分辨率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后完成的。致谢:uux.cn/Joseph Groenke(俄亥俄大学)和Christopher Torres(太平洋大学),2025年。
20年前,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合著者Julia Clarke和几位同事首次报道了Vegavis。最初,它被认为是水禽群中现代鸟类的早期成员。然而,在白垩纪末灭绝之前的化石记录中,现代鸟类非常罕见,最近的研究对维加维斯在鸟类进化树上的位置提出了一些质疑。
太平洋大学的研究合著者兼古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托雷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很少有鸟类能像维加维斯那样在古生物学家中引发如此多的争论。”。“这种新化石将有助于解决许多争论。其中最主要的是:维加维斯栖息在生命之树的哪里?”
小行星之后,最早的鸟类祖先在南极洲繁衍生息
一对Vegavis iaai,6900万年前已知最早的现代鸟类,在南极半岛海岸的晚白垩世海洋中觅食鱼类和其他动物。致谢:uux.cn©安德鲁・迈克菲(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2025年。
这项新研究中详细描述的近乎完整的头骨消除了一些怀疑。它显示了几个特征,包括大脑和喙骨的形状,这些特征与现代鸟类,特别是水禽的形状一致。现代水流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维加维斯的头骨上有强大的下颌肌肉的痕迹,这些肌肉在潜水捕鱼时有助于克服水阻力。
此外,头骨特征和骨骼的其他部分表明,维加维斯在追捕鱼类和其他猎物时,用脚进行水下推进。这种喂养策略更像是沙鼠和潜鸟所使用的。
从白垩纪晚期在地球其他地区发现的已知鸟类,按照现代鸟类标准几乎无法辨认。此外,大多数保存白垩纪精致鸟类化石的遗址所产生的标本都非常不完整,科学家们只能得到它们身份的线索。
该研究的合著者、俄亥俄大学古生物学家帕特里克・奥康纳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块化石突显了南极洲对现代鸟类进化的早期阶段有很多了解。”。“马达加斯加和阿根廷等少数几个有大量晚白垩世鸟类化石记录的地方,展示了一个鸟舍,里面有奇怪的、现已灭绝的物种,它们有牙齿和长长的骨尾,与现代鸟类只有远亲关系。南半球的偏远地区,特别是南极洲,似乎发生了非常不同的事情。”
版权声明:aysz01 发表于 2025-02-07 1:31:20。
转载请注明:小行星之后,最早的鸟类祖先在南极洲繁衍生息 | 发现探索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