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成功大学历经3年调查发现东沙岛沿岸是尖齿柠檬鲨繁殖成长区

动物世界 2年前 (2022) aysz01
0

台湾成功大学历经3年调查发现东沙岛沿岸是尖齿柠檬鲨繁殖成长区

首位登东沙岛调查软骨鱼类学者,成大王建平教授。(图/成功大学提供)

台湾成功大学历经3年调查发现东沙岛沿岸是尖齿柠檬鲨繁殖成长区

东沙岛沿岸是害羞的尖嘴柠檬鲨繁殖成长区。(图/成功大学提供)

台湾成功大学历经3年调查发现东沙岛沿岸是尖齿柠檬鲨繁殖成长区

王建平教授及其团队接受委托,成为第一个踏上东沙环礁国家公园调查柠檬鲨等软骨鱼类生态的学术团体。(图/成功大学提供)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ETtoday:台湾成功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王建平研究团队历经3年调查发现,在遥远的东沙岛沿岸是尖齿柠檬鲨繁殖成长区,数量足够且稳定,成年后迁移他处,待繁殖期再回来生产。

受电影的影响,后多人认为鲨鱼是残暴、噬血的海生动物,其实也有很多害羞的鲨鱼,尤其以柠檬鲨为代表,由于过度捕捞,世界自然保育联盟将柠檬鲨订为易受威胁物种。

位于南海北端的东沙环礁,生态系统涵盖岛屿、海岸林、湖、潮间带、珊瑚礁、海草床、大洋,有着丰富多样种的海洋生物,2007年划为国家公园。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推动海洋生态教育,增加民众对鲨鱼等软骨鱼于的认知与保育,委托学术界着手调查东沙环礁周边常见软骨鱼类生态。

王建平教授及其团队接受委托,成为第一个踏上东沙环礁国家公园调查柠檬鲨等软骨鱼类生态的学术团体,调查包括,行为模式、建立柠檬鲨迁徒、活动栖地、洄游生物学等基础资料,2014年告一段落,12月底完成期末报告。

王建平教授表示,3年来团队平均每季赴东沙环礁1次,每次停留1星期以上,调查对象为该海域常见的尖齿柠檬鲨、黑边鳍真鲨、污翅真鲨、纳氏鹞a(雪花鸭嘴)、迈氏条尾、费氏窄尾等6种软骨鱼类,但以尖齿柠檬鲨为主。

研究团队在东沙岛的岛南、岛北、岛东、湖、湖口各设1个调查据点,利用定置网、蜈蚣网、延绳钓等方式捕钓柠檬鲨等软骨鱼类,分别量测纪录、取得组织样本、植入标签、晶片等之后野放;2014年3至11月共获188只软骨鱼类,其中尖齿柠檬鲨174只、黑边鳍真鲨4只、费氏窄尾5只、迈氏条尾3只、纳氏鹞a1只。

王建平表示,从柠檬鲨的标放数量估算,东沙岛环礁一带的柠檬鲨应有300至400只;有趣的是,柠檬鲨成鲨身长可达3、4公尺,重约2吨,但在东沙环礁所捕钓到或见到的,身长最小60公分、约5公斤,最大的也不过2公尺,重约300公斤,长到一定程度即消失了,从而研判东沙岛是柠檬鲨繁殖成长地区。

再从组织样本的DNA鉴定,东沙的柠檬鲨与世界其他海域的柠檬鲨相较,东沙柠檬鲨的族群遗传歧异度(遗传多样性)较其他柠檬鲨为高,由此可以得知东沙的尖齿柠檬鲨数量足够且稳定,不至于近亲交配。另外,尖齿柠檬鲨的分布多以沿岸回游为主,少与其他族群交换,自成一个族群,一旦此族群消失也就灭绝,必须妥善保育。

调查尖齿柠檬鲨的生活史发现,胎生的柠檬鲨一次可产下1到10只以上不等的幼鲨,与其他卵生鱼类相较繁殖力低;另外,资料记载,7岁起才具备繁殖能力,4到6月是繁殖期,意味族群成长数慢。食物方面,解剖死亡的柠檬鲨骨胃内所含的鱼类,沙丁鱼数量很多,但也有蠕纹裸胸、长鳍臭肚鱼等,鱼类差异性颇大,应属机会捕食主义。

经由实际的研究调查,王建平教授团队发现东沙环礁常见的6种软骨鱼类,一年四季都有柠檬鲨以及费氏窄尾的踪迹,是普遍或常见鱼种,可说是东沙岛周边海域优势鱼种,黑边鳍真鲨与迈氏条尾只出在冬天,纳氏鹞a、黑边鳍真鲨极为少数;他们也发现,鱼的分布似有领域性,虽然已记录到费氏窄尾、迈氏条尾及纳氏鹞a,但实际分布情形仍须进一步记录或捕获才能了解其生态栖位。

柠檬鲨可分为大西洋海域的短吻柠檬鲨,以及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尖齿柠檬鲨,东沙环礁附近出没的是尖齿柠檬鲨,有着灰黄体色(也是俗名由来),头部宽扁,身体粗大,两侧长有小眼,与短吻柠檬鲨最大的区别在于尖牙。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