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新:“野人”存在的可能性达85%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野人”存在?这一千古之谜能否揭开?昨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珍稀动物科学考察专业委员会主任袁振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语出惊人:“‘野人’存在的可能性达85%。”
“野人”存在的可能性达85%
今年73岁高龄的袁振新,是30多年前由中科院、湖北省政府组织实施,对房县南部山区和神农架林区进行的拉网式野考活动的带队人,是有着30多年野考经历的野考专家。他称,学原子核物理专业的中国生态野考专家廖庆生,虽然没有参加过野考,但是近一年来,他开始关注野考事件。他利用公开发表的关于“野人”发现情况统计了24人,利用数理方法进行统计发现,一般在每月农历的十五到十九这一段时间,野人活动比较集中。同时一年中有两个活动高峰,主要集中在农历的四月和八月,也就是在小麦即将成熟和玉米开始灌浆的时候。此外,根据活动地带分析,“野人”活动区主要集中在断裂带,一般在深山峡谷或溶洞地带,是“野人”频繁出没的地方。“野人”往往选择有月亮的晚上出来进行采食等活动,以避免人们的袭击,这不同于熊的活动规律。
袁振新说,根据24例“野人”发现情况用数理法统计得出,“野人”存在的可能性达85%,非真实性仅万分之一点二五,15%存在或变。他说,这种用数理法统计的数字非常重要,真实可信,统计客观,经得起检验,符合率达90%以上。对“野人”跟踪、蹲点守候等一系列情况,均在这种统计方法的范围之内,可信度高,时间和理论是符合的。
“野人”掰玉米与熊大相径庭
对于媒体的质疑与争论,袁振新则举出了几大证据予以否认。他说,首先是300多个反映目击或接触的人中,经过他们对其中70%至80%的人现场采访,就有138人亲眼目击和接触过。同时,在采访时还在现场发现了“野人”的毛发、脚印,以及粪便和睡卧地,还发现吃过的玉米残余物等,这与熊完全不一样。袁振新指出,熊的睡卧很随便,比如熊吃玉米,一般会一直在一块地里吃食,如果没有人及外界对其驱逐和影响,它会在那里吃上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不换地方。同时,熊是肉食动物,草牙小且少,吃玉米往往胡嚼乱咽,熊从玉米地里出来后,往往会一路拉屎,直至其睡卧地。这样,通过野考专家的考察,完全可以将熊的采食地与“野人”的采食地区别开来。而“野人”掰玉米则与熊大相径庭。“野人”掰玉米一般不会弄倒玉米秆,且小心将玉米穗掰下之后,会将玉米穗外的叶片再复原,让人看不到被掰的痕迹,之后再集中到一个地方吃食,从不在吃住的地方拉屎,第二天会再换另一个地方去掰。袁振新说,这就表明“野人”的智商很高。廖庆生统计的数据中,熊的活动规律不在这个统计的规律之列,理论和实际符合科学规律。
所取毛发完全可以排除人工染色或其它动物的毛发
袁振新说,根据毛发来分析,将发现的“野人”毛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可以看到“野人”的毛发表面压痕有角质鳞纹路,呈人字形纹,属灵长类的毛发鳞片压痕,而熊的毛发则属平纹,呈波浪形,和“野人”的毛发完全不同。从毛发的横切面来看,“野人”的毛发肉质厚、水腔小、髓质色素颗列分布不连续,而动物的毛发则恰恰相反,呈现肉质薄、水腔大、髓质色素颗列分布连续等特征。
其二,通过对毛发的蛋白质来分析,从各大科研单位的分析来看,发现的“野人”毛发分析结果也符合灵长类的毛发蛋白质特征,而与熊完全不一样。再则,从中子活动分析,凡是“野人”毛发其含铁锌均较高。因此,袁振新肯定地说,通过野考专家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发现者所取的毛发,从这几项中分析,完全能够非常清楚地鉴别是否属于“野人”毛发,完全可以排除人工染色或其它动物的毛发,这一点绝对不会搞错。同时,野考专家们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就排除了大量的所谓疑似“野人”毛发。
针对一些关于野考队伍中没有人类学家这一质疑,袁振新则称,由于“野人”考察不是搞“野人”解剖,是对“野人”生态环境、动植物区系、地质地貌、洞穴、食物、小气候等全面综合考察。这些问题是搞解剖方面的人类学专家所不能搞的,且野考专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类学专家。因此,袁振新认为,野考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真实和正确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他表示,将在有生之年用实际行动将“野人”考察继续下去,争取有重要发现,力争揭开千古“野人”之谜,给社会一个交待。
十堰晚报 文/记者 冰客 实习生 邓盈盈 图/记者 张启国